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的测试中心所建立的人工智能分析测试平台,已于4月27日成功通过专家组的验收。该平台包括全流程智能样品前处理平台和同位素样品前处理系统,这两套自动化设备的启用,预示着盐湖分析化学研究正式步入了人工智能辅助的科研新纪元。
表面贴装展了解到,传统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耗时且误差较大,对人工操作的依赖性高,这限制了技术人员的能力提升。新平台遵循国家标准,采用自动化、传感器和软件集成技术,实现了实验操作的全流程自动化和高通量。平台利用机械臂、称重、精确移液和温控等技术,将样品制备时间缩短了50%至60%,并将数据重复性误差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提高了科研数据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
验收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副研究员领导。在验收过程中,技术人员展示了设备在卤水前处理和同位素分离等场景中的应用,证明了设备的性能。经过多项数据的交叉验证,智能系统的结果与传统人工处理的数据高度一致,甚至在数据重复性上优于人工处理。
专家组在验收总结中强调,这不仅是设备的搭建,更是分析测试行业的新标准。两套系统通过硬件与软件的高度融合,实现了从样品入库、前处理到耗材管理的全流程可追溯。
表面贴装展了解到,平台的智能稀释模块能够基于历史数据优化前处理参数,为盐湖样品的分析测试提供定制化服务。项目负责人表示,团队将继续完善设备功能,并推广技术应用。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