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农业的机遇与挑战:从技术突破到落地应用 - 励展(深圳)展览有限公司
深圳电子展
2025.10.28-30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

亚洲电子展|智能农业的机遇与挑战:从技术突破到落地应用

在河南某试验田,搭载智能识别系统的无人机正在执行日常巡检任务。当系统检测到小麦出现病害早期症状时,立即发出预警提示。与此同时,在大洋彼岸的农田里,一台智能除草设备正以惊人的效率清除杂草。这些场景正在描绘着现代农业的新图景——"数字赋能,智慧耕种"。

 

亚洲电子展了解到,当前,机器视觉技术已能实现对作物生长的实时监测,智能算法也开始替代传统的农耕经验。这似乎预示着智能农业时代的来临。

 

然而,业内专家对此持谨慎态度。"为什么工业机器人已广泛应用,而农业机器人却仍处于探索阶段?"一位知名农业工程专家提出了这样的思考。据其介绍,目前全球真正实现产业化的农业机器人数量有限,主要集中在特定领域。部分智能设备如精准施药系统、病虫害防治机器人等已投入实际应用;而像果蔬采摘、枝条修剪等需要更高灵活性的作业机器人,距离大规模推广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支持智慧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东部某省计划建设数百个智慧农场示范点,南方某经济发达地区提出打造数万亩无人化水稻种植基地,东北农业大省则规划建设多个万亩级无人农场项目。这些举措为智能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重要支撑。

 

亚洲电子展了解到,我国在导航定位、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自主创新成果,为智慧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某科研团队研发的"农田废弃物智能回收系统",通过先进的传感技术将回收效率提升至90%以上,展示了国内技术研发的实力。

 

"农业的未来必然是智能化的。"一位资深农业专家表示,"智能农机装备的发展将实现'人在家中坐,田里照样种'的愿景,这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随着技术的持续突破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智能农业正在从理想走向现实,但如何从实验室跨越到田间地头,仍是业界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