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电子展
2025.10.28-30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

电子展|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发展纪实:从零起步到全球领先

东海之滨,一座座雄伟的核电机组巍然矗立,其中就有采用中国自主研发三代核电技术的示范机组。2025年5月,正值该技术首堆开工十周年之际,记者实地探访了这一中国核电的"摇篮"。

 

中国核电人的自主创新之路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在西南地区的一个研究所里,科研人员首次提出了具有革命性的堆芯设计方案,这成为后来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雏形。2010年后,在福岛核事故的警示下,中国加速推进更高安全标准的核电技术研发。经过数年攻关,这项技术不仅通过了国际权威机构的认证,更在2015年正式落地建设示范工程。

 

电子展了解到,作为完全自主创新的三代核电技术,示范工程建设面临"无先例可循"的挑战。项目负责人回忆,当时采用的新设备占比近三成,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自主探索,一个关键设备的调试问题困扰团队数月之久。后来,技术人员通过系统性分析,不仅解决了问题,还形成了标准化的解决方案。

 

2021年初,示范机组正式投入商运。68.7个月的建设周期创造了全球三代核电建设的纪录,打破了"首堆必拖"的行业魔咒。如今,该技术已成为全球应用广泛的三代核电技术之一,在国内外在建和规划的机组总数达41台。

 

十年来,示范工程积累的经验和培养的人才,如同种子播撒到全国各地。调试团队总结的解决方案被编制成标准化手册,为后续项目节省了大量时间。超过400名骨干被输送到新建项目,带动整体建设水平提升。

 

电子展了解到,在数字化浪潮下,这项技术也在持续升级。通过加装各类传感器、构建5G专网,核电站正在向智能化方向迈进。项目团队正在开发三维数字孪生系统,预计年底前完成全国首个完整的核电站数字孪生成果。

 

从图纸上的构想,到商运机组的安全运行,再到批量化建设,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展望未来,这项技术将继续推动中国核电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