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正全力构建完善的仓储物流体系,以此打造全球供应链的重要节点。仓储物流体系在现代经济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一头连接着生产与供给,另一头对接着消费与需求。它不仅是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的重要支撑,更是河南从“中原粮仓”迈向“世界餐桌”的关键环节。
河南地处中国地理中心,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拥有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条“丝绸之路”,形成了国际物流中心的雏形。全省综合交通线网总里程已突破30万公里,构建起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物流通道枢纽。借助郑州这一“铁、公、机”立体交通枢纽,河南不断优化粮油食品冷链物流体系,打造从农田到餐桌的高效供应网络。
电子展了解到,近年来,河南大力实施冷链食品升级行动,开发冷链产品、研发冷链技术、构建冷链体系。起步于郑州的思念食品,已发展成为国内速冻食品行业的领军企业,年生产90万吨涵盖8大类的速冻食品。千味央厨的冷链产品,如油条、芝麻球、蒸饺、蛋挞等,年销售额已突破亿元大关。河南还提出,到2025年,冷链食品产业链产值要达到4000亿元。
在农业领域,河南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粮食安全与现代高效农业的深度融合。河南的现代高效农业正在经历从机械化到数字化、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根本性转变。
电子展了解到,智慧养殖成为河南农业的一大亮点。在内乡县的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21栋养猪大楼每年出栏生猪210万头。智能巡检机器人24小时不间断地收集温度、湿度、猪群体征等14项指标,并实时传送到云平台,及时预警并推送解决方案。智能环控、智能饲喂等系统让猪住得舒适、吃得健康。牧原集团通过云监控、大数据分析和自动化设备运行,实现了生猪养殖的智慧管理。2024年,牧原集团出栏生猪7160万头,满足超1亿人的猪肉需求,直接创造14万个就业岗位。
河南通过培育新品种、改善设施装备、引进集约化养殖技术等手段,不断增强畜牧业的供应保障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全省年出栏5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场中,自动化饮水已实现全覆盖,全程机械化饲喂率达97%;百头以上奶牛场中,90%以上配备了喷淋、风扇等降温设施设备,82%实现了全程机械化饲喂;50万只以上肉禽场和10万只以上蛋禽场中,90%实现了全程机械化饲喂,88%实现了自动化环境控制。
畜牧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2023年,全省参测奶牛单产提升至9.7吨,较2019年提高1吨。牧原公司位于南阳市内乡县的6层全智能化生猪养殖基地,1名饲养员年可饲养商品猪1万头,单位土地产出率提高了4.3倍,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倍以上。2024年,河南省肉蛋奶总产量1337万吨,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2610亿元,同比增长1.8%,为丰富国民餐桌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原熟,天下足”。当前,河南8500多万亩小麦已进入灌浆期,即将迎来收获。河南正通过完善的仓储物流体系和高效的农业发展,为全球供应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文章来源:《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