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电子展
2025.10.28-30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

电子展|辽河油田智能分注技术助力油井高效注水

在油田开发中,注水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手段,其效果直接影响原油的产量。据中国石油辽河油田消息,自2017年启动智能分注技术研究以来,该油田已累计在247口井实施了这项技术,增产原油11.8万吨,创造经济效益4.5亿元。

 

电子展了解到,作为辽河油田“十个一”工程中的关键项目,“精细注入一千口井”工程将智能分注技术作为核心任务,目前已在500多口井中实施。辽河油田的智能分注系统平台能够实时监控195口注水井的详细数据,包括配注量、温度、油压、套压,以及每层的瞬时流量和水嘴开度。

 

“智能分注技术实现了高效精准注水,确保油井始终能够获得充足的水源。”工程技术部注入工程科科长郑成立表示。注水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如果注水量过多,会导致产出的原油含水量过高;如果注水量不足,则会影响地层的能量补充,进而降低采油速度。

 

辽河油田的油藏具有油层数量多、非均质性强的特点,这导致不同油层对注水量的需求存在差异,且随着采油速度的变化,同一油层对注水量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辽河油田采油院一级工程师寇微介绍,过去分层注水需要使用测试车和测调工具来调节水嘴开度,每次调节至少需要两天时间,成本高且效率低,单井至少每三个月需要测调一次,无法实时掌握注水情况。

 

电子展了解到,智能分注技术通过智能远程测调手段,配合新型注水工具,实现了井下测调自动化、状态检测实时化和数据管理网络化。“这项技术相当于在几千米深的油藏中安装了‘眼睛’和‘手’,能够精准监测各个层段的实时动态,确保每一层油层都能获得充足的水源,从而提高采油效率。”寇微说。工作人员可以随时调节任意一层的注水量,其他层的水嘴会自动调整开度,保持极佳注水量,单井调节一次仅需不到两个小时。

 

由于地质构造复杂、技术攻关起步较晚,辽河油田的智能分注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是坐封技术。2022年,辽河油田科研人员成功研发了电动坐封技术,通过封隔器与配水器的一体化设计和智能化控制,实现了随时坐封和解封。两年来,10口试验井的配注合格率保持在90%以上,比之前提高了5%。然而,目前的坐封技术只能达到6层,远未达到目标。

 

“辽河油田的许多油藏油层数量在七八层甚至更多,每增加一层,封隔器的电路与智能线路融合难度就会呈几何倍数增长。”辽河油田采油院注采所所长李腾说。辽河油田油藏埋藏深、类型多样,开展智能分注难度较大,许多技术难题在国内尚无有效解决办法。

 

李腾介绍,科研人员围绕水驱开发的瓶颈问题不断探索,取得了显著进展,相继研发了国内首创的78毫米小直径管柱和电动坐封多级分注工艺技术等多项尖端技术创新成果,展现了辽河油田的综合科技实力。

 

地质条件极其复杂的辽河油田,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潜力。2025年,辽河油田计划新增智能分注井304口,注采联动70个井组,这对技术攻关提出了更高要求。辽河油田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技术、资金和运营等方面齐心协力,推动智能分注技术成为主导,使辽河油田成为集团公司首个实现智能分注技术全覆盖的油田,为智能分注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