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各省纷纷公布了第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这六个经济大省的GDP总量合计超过14万亿元,占全国的44.7%。在这些省份中,浙江和山东的GDP增速均达到了6%,并列第一。那么,这两个省份是如何实现如此快速的增长的呢?
浙江省统计局总统计师褚英国指出:“一季度,民用无人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产品的产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这表明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浙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亚洲电子展了解到,在杭州的一家科技公司,技术人员正忙于进行产品的结构装配和航电布置。该公司新推出的无人直升机采用了先进的旋翼头前倾设计,载重可达300千克,具备一键自主起降、自主巡航、自主避障等功能,广泛应用于应急救援、环境保护、灾害通信快速恢复等领域。这些高科技产品的市场需求旺盛,订单量大幅增长,成为推动浙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数据显示,浙江2025年第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的增加值均保持两位数增长。1至2月,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的营业收入增速均比去年全年加快。
与浙江的新兴产业驱动不同,山东则依靠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在日照的一家钢铁企业,全无头超薄带钢轧制工艺(ESP)生产线仅用7分钟就能将钢水变成钢卷,而传统生产线需要3个多小时。ESP生产线长度仅为193米,是传统生产线的1/5,且能生产出超薄的热轧带钢,厚度仅为0.6毫米,相当于四五张A4纸的厚度。这种高效、高精度的生产技术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提升了产品质量,使得该企业的钢卷在多个国家级重点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亚洲电子展了解到,传统产业是山东工业经济的根基和优势。山东通过将科技融入传统产业,聚焦冶金、化工、轻工、建材、纺织服装、机械等六大传统优势产业,持续推进“万项技改、万企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山东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吴炎表示,一季度,山东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0.6%,高于全国8.6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9.3%,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
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的同时,山东还在全面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推动AI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数据显示,一季度,山东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3%,较去年全年提高1.2个百分点,高于规上工业5.1个百分点。新技术新产品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高端制造业的快速增长,工业机器人、光电子器件产量分别增长76.2%和25.4%。
浙江和山东的经济增速背后,是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双重动力。浙江通过发展高科技新兴产业,实现了经济的高质量增长;而山东则通过科技赋能传统产业,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积极布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领域,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