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作为全国老龄化程度领先的城市,正加速推进智慧养老布局。根据《上海市推进智慧养老院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到2025年底全市将建成至少100家智慧养老院,目前前两批70余家已投入运营。这些养老机构通过智能设备应用与服务模式创新,构建起“科技守护+人文关怀”的新型养老场景。
电子展了解到,在浦东新区金杨养老院,智能床垫成为守护老人健康的“隐形卫士”。深夜系统预警显示324房老人血压异常,护理员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及时送医,使有脑梗病史的老人得到有效救治。大堂内的“智慧养老驾驶舱”系统如同中枢神经,整合了全院老人的健康数据,不仅能标注风险位置与处置进度,还联动洗手间、浴室等重点区域的智能吸顶灯——这些兼具照明与雷达监测功能的设备,可通过动作轨迹分析及时发现老人摔倒等突发状况。
世博家园养老院则通过智能洗衣房系统实现效率革新,衣物自动分拣技术减少了洗衣岗位人力需求,释放的劳动力可转向更需要人文关怀的服务场景。该院自主研发的配药监测系统,更颠覆了传统人工记录模式,通过实时数据同步让家属第一时间掌握用药需求,降低了错漏风险。
上海市民政局指出,智慧养老院的核心目标是通过科技赋能优化运营效率,未来将进一步拓展智能设备应用场景,构建数据互通的集成生态,为全国养老智能化提供“上海样本”。
电子展了解到,金杨养老院的护理员陈菊秀对辅抱式移位机器人赞不绝口。这款与科技企业联合开发的设备,通过智能机械臂实现老人从轮椅到洗浴间的安全转移,取代了过去需4人协作的繁重人力操作,尤其对体重较大的老人照护更显优势。该养老院所属的浦惠养老集团管理着16家机构,面对238名入住老人与平均年龄50岁的护理团队,智能化转型成为破解人力短缺的关键。
95岁的何君勉是智慧养老的直接受益者。床头的可视化呼叫铃取代了传统摇铃,护理员响应速度提升的同时,有更多时间陪伴老人交流。因老伴护理压力入住的沈毅英也感受到科技便利:智能避障轮椅、送餐机器人等设备不仅减轻了照护负担,更让失能老人获得专业医疗级照护。
从移位机器人到下棋机器人,各类适老化产品正重新定义养老院功能。浦惠养老集团负责人表示,随着智能养老产品的迭代,未来养老院将超越传统照护功能,成为融合科技研发、服务创新的“养老产业基地”,在守护银发群体的同时,推动养老产业向智能化、生态化升级。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