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智慧农业重塑水稻种植新图景 - 励展(深圳)展览有限公司
深圳电子展
2025.10.28-30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

亚洲电子展|科技赋能:智慧农业重塑水稻种植新图景

立夏时节,全国水稻主产区进入插秧关键期。从东北黑土地到西南丘陵,科技创新正深度融入育秧、移栽、田间管理全链条,勾勒出“机器替人、数据赋能、绿色高效”的现代农业新画卷。

 

亚洲电子展了解到,在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两万亩钵体育秧水稻迎来移栽高峰。与传统育秧不同,钵苗播种机将种子精准嵌入特制秧盘,实现“一钵一粒”精准播种。这种带土移栽技术使秧苗根系完整、立苗迅速,补苗率降低12%,机插效率提升30%。农艺师罗雪梅指出,钵体育秧苗抗逆性强,配合机械化作业,可实现亩产提升10%的目标,助力农户“米袋子”与“钱袋子”双增收。

 

北大荒集团建三江七星农场的稻田上空,荷载65公斤秧苗的专用无人机成为“空中运输队”。这些低空飞行器仅需2分钟即可将秧苗投送至200米外指定点位,单台日均运输量达2000盘,效率是人工挑运的5倍。农场生产部负责人表示,无人机应用推动农业向“空—天—地”一体化服务体系升级,不仅降低劳动强度,更通过精准作业优化资源配置。

 

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的岑司大坝上,两台插秧机正以每天40余亩的速度推进移栽,相当于20名劳力的工作量。乌罗聚丰农机合作社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配合农技部门推广的无纺布钵苗育秧技术,构建起“科技+规模”的生产模式。农技站站长刘恒介绍,全县28个技术服务小组深入田间,通过“两增一调”栽培技术提升种植标准化水平,让“铁牛”成为春耕主角。

 

亚洲电子展了解到,在吉林梨树县,胜丰家庭农场的千亩稻田里,覆膜插秧一体机正在进行“生态革命”。这台设备同步完成覆膜、插秧、深施肥工序,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不仅能提升地温、保水控草,更可减少30%农药使用量。农科院专家董勃汝解释,该技术每亩节水约20%,地膜降解后无残留,为东北黑土地保护与绿色农业发展提供新路径。

 

从无人机巡田到智能插秧,从钵体育秧到覆膜栽培,农业科技正以“微创新”撬动“大变革”。当传统农耕插上科技翅膀,广袤田野不仅承载着丰收希望,更孕育着乡村振兴的新质生产力。随着“空—天—地”一体化体系深化,中国水稻种植正加速向智能化、绿色化、集约化转型,为保障粮食安全筑牢科技根基。

 

文章来源:新华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