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中原粮仓" 智慧农机助力三夏生产 - 励展(深圳)展览有限公司
深圳电子展
2025.10.28-30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

电子展|科技赋能"中原粮仓" 智慧农机助力三夏生产

在被誉为"豫北粮仓"的河南滑县,180万亩金色麦浪翻滚,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今年夏收期间,当地创新运用智慧农机装备,大幅提升了麦收效率。

 

电子展了解到,在滑县小铺乡的麦田里,富强种植合作社理事长王付强正操作着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联合收割机。"这台新设备每天能收割150亩,不仅效率高,而且损耗小。"王付强介绍,合作社800多亩高标准农田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预计3天就能完成收割任务。

 

农业基础设施的持续改善为丰收奠定了基础。"手机一点就能启动喷灌系统,旱涝保收不再是难题。"王付强说。在万古镇,焕永合作社的2000多亩麦田同样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合作社理事长杜焕永表示:"我们不仅拥有数十台大型农机,还引进了农业大数据平台,实现了统一管理服务。"

 

今年麦收季的一个亮点是高校师生的深度参与。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师生团队驻守田间,为农机装备提供技术支持。"这些自动驾驶系统集成了多种传感器和AI算法,让农机具备了自主决策能力。"带队教师杨自尚解释道。

 

电子展了解到,在滑县农机技术中心,智慧调度平台正发挥着"中枢神经"的作用。通过"农机云平台",工作人员可以实时掌握4000多台农机的分布和运行情况,科学调配作业力量。数据显示,截至6月5日,全县已完成47.8万亩小麦收割,占总面积的26.4%。

 

"过去麦收需要两周,现在五天就能基本完成。"滑县农机技术中心主任牛海涛感慨道。从传统人工到智能农机,从经验判断到数据决策,科技创新正在重塑农业生产方式。

 

放眼全省,夏收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截至6月5日,全省已收获小麦7224.6万亩,占种植面积的84.9%。当前,豫北地区正集中力量,确保颗粒归仓。这场科技赋能的"三夏"生产攻坚战,展现出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的生动图景。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