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工厂”东莞,每5部智能手机、4个动漫衍生品、5件毛衣中就有一件产自这里。这座与全球产业链深度咬合的城市,今年前4月以19.4%的外贸进出口增速引发关注。走进vivo实验室、拓斯达工厂和玩乐童话车间,探寻其以“好产品”应对全球变局的底层逻辑。
一、智能手机的韧性样本:全链条创新构筑护城河
电子展了解到,在vivo品质实验室,新机型需经历26种角度跌落、15万次按键测试等“魔鬼考验”。2024年全球出货量9700万部的背后,是400家核心供应链企业的协同创新——与汇顶科技联合研发的屏下指纹技术,从光学方案迭代至超声波方案,成为行业标配;10年以上合作伙伴占比25%,多家供应商伴随vivo上市,形成“创新共同体”。
这种深度绑定的产业链生态,造就了东莞手机产业的韧性:全球1/5的手机产自东莞,滨海湾新区正建设“人工智能岛”,计划6年打造600亿元产值的AI全域应用先导区。vivo执行副总裁胡柏山直言:“5亿用户的需求洞察+自主研发体系,是抵御风浪的根本。”
二、工业机器人的硬核突破:从“体力”到“脑力”的升级
在深圳橡塑展上,拓斯达的“智慧注塑产线”吸引多国客商:人工智能控制技术让机器人实现缺陷检测、路径优化等智能决策,为海外客户设计的透明餐盒全自动检测线,将黑点检出率从人工的90%提升至100%。这家从注塑周边设备转型的企业,2024年多关节机器人出货量超8000台,海外销售额达6亿元。
电子展了解到,东莞的机器人产业已形成集群效应:208家重点企业、316亿元年营收、21.7%的产量增速,背后是“应用牵引+技术转化”的策略。市工信局负责人表示,从机器人研制到场景应用的系统推进,正让“东莞智造”从设备供应商向解决方案服务商蜕变。
三、潮玩产业的应变哲学:国潮IP与内外贸联动
当美国关税冲击导致千余订单取消,玩乐童话转而以“食梦貘”等神话形象开发150余款国潮玩具,借力《东莞市潮玩产业政策》开拓东南亚、欧洲市场,年出口额突破千万元。更关键的转型发生在4月:抓住京东2000亿元出口转内销计划,5000万元内销大单让企业找到了“双循环”新支点。
茶山镇的“AI+毛绒玩具”战略更具前瞻性:与科技公司合作开发的AI草莓变装鸭、功夫泰迪等产品,将传统制造业与生成式AI结合,推动“东莞玩具”从代工向品牌化跃迁。数据显示,前4月东莞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28.8%,对东盟、中亚五国分别增长45.4%和56.3%,新兴市场正成为增长引擎。
四、制造名城的底层逻辑:从规模扩张到价值跃升
电子展了解到,vivo的研发投入占比达7.5%,拓斯达的专利数量年均增长30%,玩乐童话的IP开发团队扩至50人——这些数字揭示东莞制造的共同选择:向创新要韧性。政府层面,“人工智能+”行动、潮玩产业政策、加工贸易转内销便利化措施,构建起“政策-技术-市场”的协同体系。
从“世界工厂”到“国际制造名城”,东莞的进化密码在于:以产业链协同筑牢基本盘,以技术创新提升附加值,以市场多元化对冲风险。当全球产业链面临重构,这座城市用“好产品”的确定性,回应着时代的不确定性,为“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提供鲜活样本。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